高中一年级物理机械波课程说课稿

点击数:468 | 发布时间:2025-06-09 | 来源:www.nxfwhb.com

    以下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关于《高中一年级物理机械波课程说课稿》的文章,供大伙学习参考!

    一,教程剖析
    教程的地位与用途
    "机械波"是高中物理教程第一册的第五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第七节内容.
    机械波是机械运动中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它作为周期性变化的运动,广泛地涉及物理学的每个范围.上好这节课不仅能够巩固以前学过的有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常识,还可为以后学习电磁振荡,电磁波和光的本性打下好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波动常识时要紧的是要会确定波的总的运动状况,即由波长,频率和波速等物理量来表征运动状况,而不是确定单个质点在某一时刻的地方,速度和加速度.对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研究办法,进步学生智商有着特殊的意义.
    教学目的
    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特点及本节课教程大纲需要,拟定下列教学目的.
    常识目的
    明确机械波的产生条件;学会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波动传播过程的特
    征;知道机械波的类型及其传播特点;初步知道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
    能力目的
    培养学生察看剖析,逻辑思维及概括的自主学习力;培养学生
    的时空观念.
    3,德育目的
    培养学生用辨证的看法探究物理过程及其规律,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世界观和科学办法论的教育.
    重点,难题剖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描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题.由于波动过程的细节困难体现出来,教学过程通过课件模拟物理过程的办法进行重点难题的突破,使学生获得较直观的信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用途,以激起学生研究物理问题的浓厚兴趣.
    二,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觉得,科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们参与以探究为目的的研究活动,使他们同老师和学生一块在相互启发相互促进.对从学生们所亲历的事物中产生的一些实质问题进行探究,是科学教学所要采取的主要做法.
    基于这种理念,本节课主要使用指导——自主学习法,通过课件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和讨论,以期达到教学目的.有着丰富生活领会的学生总是对波动形成的物理过程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学生能认识机械波这一特殊的运动形式,教学中可以渗透"指导——自主学习"的教改思想,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法指导,思维启发,和师生的情感交流.通过学生小实验和教师实验演示及课件模拟物理过程,逐层深入,让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创设的问题中进行剖析探究,总结波动特点.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从功和能的角度去探究波动过程,进而搞清波动的成因.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问答或自问自答,进入思维的迁移,每察看到一个现象都去想想几个为何.真的培养起抽象思维能力和独立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所有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都有所尊重.逐步把全班学生培培养科学探究推理严谨缜密,思想办法与行为方法与社会价值观念都能够帮助科学学习的科学学习者.
    三,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引入
    在日常,大家是不是见过此现象——向一滴水滴入平静的水
    面,会看到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起伏不平的波纹向四周传播出去,形成水波
    曾记否,当进球后球迷此起彼伏所形成的波浪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连绵起伏的山峦构筑了
    华夏民族的脊梁……

    上述现象,都是大家平常所见到的波的情形,那样,波形成的条件
    是什么呢 波是什么 前面大家学习过的机械振动是描述单个质点的运动形式.这节课大家来学习由很多质点构成的弹性介质的整体的一种运动形式——机械波.
    机械波的定义和产生条件
    机械波的定义: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上述的
    水波和绳波都是机械波.
    2,机械波的产生条件:振源和介质
    振源——产生机械振动的物质,如在绳波中的手的不停抖动.
    介质——传播振动的媒质,如绳子,水.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1,介质模型:把介质看成由无数个质点弹性连接而成,可以想象成
    如右图所示.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因为相邻质点的力有哪些用途,当介质中
    某一质点发生振动时,就会带动周围的质
    点振动起来,从而使振动向远处传播.
    绳波的形成过程.质点间有弹力联系着.开始时刻,各质点都处在平衡地方.其中第一个质点遭到外力用途将开始在垂直方向上做简谐运动,设振动周期为T,则经过T / 4,质点1已经达到大位移,正要开始向下运动.质点2的振运动较质点1落后一些,仍向上运动;质点3更落后一些,此时振动刚传到了质点9.经过T / 2时,质点1回到了平衡地方,并继续向下运动,质点9刚到达大位移处,此时振动传到了质点17.依此推论,演示经3T / 4,T和5T / 4后各质点排列成的波形.  $p ,{4
    机械波的特征
    1,介质中各点都在各自的平衡地方作往复运动——振动.
    2,各质点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3,各质点在振动时有空闲上的先后.
    4,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法.

    横波与纵波
    按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的振动方向可以将波分为两类:横波和纵波.
    1,横波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2,纵波 5
    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一条直线上.
    例:声波是纵波.其中振源是声带,介质是空气,固体,液体等.

    说明: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关系
    课件演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图象,启发学生考虑两者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作为课后考虑题.为下一节课作铺垫.
    课堂小结
    1,只有振动才大概引起波动.
    2,只有通过介质,才能由局部的振动引起全局的波动.
    3,每一局部都在平衡地方附近做住复运动——振动.
    4,每一局部并不随波向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5,每一局部的振运动在时间上有先后.
    6,机械波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过程,它是一种振动形式,又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法.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s://www.dgzhou.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力资源网微博

  • 中国人力资源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